企业新闻 翻译动态 各地分公司 口译服务地区 译文赏析 特色专栏 文学类
会员登录
   
分类导航
 
企业新闻  (1210)
翻译动态  (143)
各地分公司  (400)
口译服务地区  (365)
译文赏析  (109)
特色专栏  (35)
文学类  (0)
 
最新文章
 
更多
 
翻译经典与文学翻译
专业翻译机构--丽都翻译公司-因为专业 所以卓越   2014-04-23 09:06:38 作者:刘军平 武汉大学外国语学院 来源:中国翻译 2002年04期 文字大小:[][][]
着重强调翻译经典村文学经典的影响,指出文学之所以成为经典是由于翻译的作用,并且翻译对一国文学经典起着一种推动作用。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的个案分析,得出作品通过互文性联想的翻译可以再生的结论。最后,本文反忍了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翻译现状
 关键词 经典 翻译 文学 诗歌 互文性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一 一 一
 丫 , , ,
 而
 仰 打 刀 ,
 , 生一 ,
 一
 提到经典,人们脑海里就会浮现这些作家的名字 ,
 , , 七 , , , ,
 , , , 、 。那么到底什么是经典 翻译经典与文学经典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 他们之间的互动如何 这正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当代最著名的文学评论家,美国耶鲁大学教授
 认为,经典最明显的特征在于作品的新颖性。作品之所以能达到经典之地位,在于要么这部文学作品对读者来说是完完全全的陌生的东西,要么作品是天然之佳作,人们对其特质盲目崇拜。但丁可以说是前者最好的例子,而莎士比亚则无疑属后一种 ,。根据 的定义,, ,’
 正经,正典 教会所认为圣经中之真经部分 亦指其它圣典著作之作的真本。盛宁认为,所谓“经典”原指被基督教会认定的一套闸释《圣经》的典籍,顾名思义,“文学经典”则应是大体上得到公认的,能够代表某个文学传统的传世之作的总称 盛宁
 , 。的经典,与他采用的“归化”翻译法有关,如最明显的英文译文中头韵的堆砌 ,
 , 一 ,
 , ,
 , 一
 翻译经典对文学经典的影响最典型的例子是英国作家菲茨杰拉德
 一 在 年用意译方式出版了波斯诗人我默·伽亚漠 一 的诗,取名 我默·伽亚漠的鲁班集》。此译作一出,使阿拉伯诗人
 的名声大著,并且这部译文对 世纪英国诗歌风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实际上,这是一本体现菲茨杰拉德自己忧郁诗风的“译作”。 年郭沫若又从英文转译成中文,取名《鲁拜集》。在阿拉伯语里鲁拜是四行诗的意思,一种第一二四行押韵的诗体。《鲁拜集》凝聚着诗人对于生命、时空、死亡的种种思索,对于现实人生的挚爱则是这本诗集的精神内核。菲氏翻译的作品之所以能成为文学史上收稿日期
 一 一我自何处入世来,却问流水为底事无可奈何出世去,荒郊野风欲何之
 菲茨杰拉德 《栽默·伽亚漠的鲁拜诗》
 是这样评价菲氏的翻译方法的,
 ’ ,
 , ’ 一
 。 , 。正是通过这种创造性的翻译,《鲁拜集》才成为文学经典。由此可鉴,翻译在文学进化及互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许多在本国默默无闻的作家作品通过翻译而跻身世界文坛。美国作家爱伦·坡即系一例,他的唯美主义的诗歌,怪诞和推理的小说在美国文坛并没有引起多大注意。当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德莱尔和马拉美把爱伦·坡的作品译成法文后,人们说,坡这个名字下有二位作家,一位是美国平庸作家,一位是天才的法国人。爱伦·坡因为波德莱尔和马拉美的翻译而获得了新生。马丁·路德的《圣经》翻译,不但永远改变了整个欧洲的面貌,而且使《圣经》的译文成为经典。由此我们可以说翻译是文学进化的原动力,是创造经典和范例的媒介。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设想 如果一国文学没有翻译,它的生命力会到底持续多久 如果英语、汉语、法语的经典不被翻译,迄今为止他们可否成为世界经典 答案是自不待言的。同《鲁拜集》一
 日
翻译过程中保留复合词比喻形象的可能性
 样闻名的阿拉伯经典诗歌 ,由于缺乏翻译的推动,迄今还不被西方文学界所知,其文学地位也一直养在深闺无人识。从一定的意义上看,文学借助于翻译才成为经典。而文学翻译作为文学作品和翻译作品的双重身份的存在,更说明翻译经典作用的重要。
 有人将翻译经典看作是文学作品,而那些读得懂原文的读者可能会将译文看作是附属产品。但翻译归根结底在很大程度上是给那些读不懂原文的读者看的。故而《鲁拜集》及《圣经》的读者看重的是目 的语译文,而不是原文
 , 。原文通过译文而取得再生,文学的经典地位取决于翻译经典。如后结构主义大师保罗·德曼切中肯萦 入木三分所述 , 。虽然翻译可以使一国文学经典登上世界文学经典的殿堂,但并不是所有的译作都能成为世界文学经典。个中原因涉及到译者的翻译水平,翻译方法、翻译标准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到译作成为经典的可能。恕我直言,中国古典及现代文学很少登上世界文学经典的圣殿,最主要的原因是大部分译者拒绝将中国文学“归化”为“异邦”的番地,从鲁迅到杨宪益,从翟理二上 到华逊
 无不亦步亦趋地采用逐字译法,其效果不言而喻。清看唐代名篇《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一 ’
 陆志韦译整个译文除了平淡的叙事之外,该译文缺乏 、的味道。如果用散文的形式排列 ,’
 读者甚至怀疑他读到的是 首中国经典诗歌。
 笔者认为,中国经典诗歌成为翻译经典难以逾越的门槛不是押韵、韵律,而是意像和“隐喻思维”,
 卡西尔语。从韵律上说,英诗比汉诗复杂,有头韵、尾韵和中间韵,而汉诗均为尾韵,头韵极少,在《诗经》中偶尔有之。故中国经典诗歌的翻译不可光考虑尾韵,还应考虑中间韵 如勃朗宁 之末句,
 及头韵 如柯勒律治 老水手之歌中的 , ,以借鉴英诗中的形式变化。事实匕 自一九世纪末以降, 等人译中国经典诗,方法是硬将中国经典诗歌套入浪漫派末流四行体形式,脚韵的安排主要是 ,加 用词卜追求传统的“诗意”,读起来就象三四流的维多利亚时期英语诗。等到 等人起来,抛弃了脚韵和诗歌用语的老套,用自由诗体和自描手法,着重形象、意境和气氛的移植,时十分新鲜,故至今英美译得比较成功的中国古诗绝大多数是不押韵的 王佐良 , 。王氏的敏锐分析对翻译中国经典诗歌的启迪在可预见的将来定会产生效应。
 二、翻译经典对文学经典的观照英王詹姆斯一世把《圣经》原文译成英语,并于年出版,即钦定本《圣经》。该译文文字优美典雅,由于它的广泛流传,而对英国语言文学的相对稳定和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它对弥尔顿、莎士比亚等人的诗句影响巨大。事实卜,滥筋于十七世纪,任何有文学地位的诗人无不受翻译《圣经》的词汇、句法、音乐节奏的影响。不仅如此中外文学史上,经典文学作品在翻译经典的观照下点石成金。乔安的《特罗勒斯与克丽西德》是将 和 的部分作品改译后而枯木逢春 叶芝《当你老了》这篇经典名篇基本上是改译法国 世纪诗人 所写的一四行诗而改编的 从斯宾塞的《仙后》人们可以看到
 的影子 莎士比亚的《安东尼与克利奥巴特》以及其它戏剧都是通过译文改编才成为举世经典名作 庞德所有的创作都与翻译有关,他所改编的李太自的作品 《神州集》毫无疑问已属于世界文学经典。即使是现代世界名著《荒原》,也是通过庞氏的评论而名噪一时。而庞德本人与其说是一位作家,毋宁说是一位多产翻译家 关于此点,暂且不表,笔者另文中已有所论述。受庞德思想的影响,艾略特的作品在资料来源上充分依赖翻译、直译、换词、模仿,人们实在难以想象,像艾略特的《荒原》这样经典现代作品竟是一个色拉大拼盘。然而,正是这些翻译、借用、换词才形成了艾略特的创作风格,才使《荒原》在世界文学史卜占有一席之地。
 作家们翻译、模仿、改译先辈经典作家的作品,从而使这些作品放射出熠熠光芒。这些作品不仅被读者看作是新颖的、有创造力的作品而且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即使在西方史诗上被称为第一人的荷马,人们也把他看作是编辑者和译者。我们可以确定 荷马的史诗材料一部分来源于他所收集的故事,另一部分则是他早期从其他作品中翻译过来的。这些材料人们习惯上称之为“他者” , 。
 在一定程度上,许多在文化文学史上被认为是边缘的国家,它的存在依赖于翻译,而翻译又使该国文学成为世界经典文学。比如像荷兰等低地国家,无论出于政治上艺术上还是文学 的需要,都需要大量的翻译 捷克的卡夫卡和米竺·昆德拉是一个例子 希伯莱文本身缺乏文学经典,因而在深度和广度上都需要翻译外国文学作为其文学经典。此外,如果一个国家在文学形式和内容上停滞不前,翻译经典可以起着一种推动作用,使该国文学朝新颖的经典形式靠拢。从这种意义上讲,翻译对于文学经典的形成和颠覆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让我们暂且将视野从外国经典文学的翻译移开,投射到中国文学经典的翻译。郭沫若在谈到惠特曼对他的影响时说“
 而尤其是惠特曼的那种把一切旧套摆脱干净了的诗风和五四时代的暴机突进精神十分合拍,我是彻底地为他那雄浑的豪放的宏昂调子所动荡了。”《沫若文集 第 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年。不必说,作为美国文学经典的《草叶集》对于郭沫若来说影响是巨大的,这种效应使郭氏写下一了自由诗体的中国经典之作《立在地球边上的怒号》,《地球,我的母亲》,《女神》,《凤凰涅梁》等诗集。郭诗曾几何时风靡一时,作诗者奉之若圭泉,但是它不但形式上十分欧化,而且精神亦然。惠特曼的《草叶集》不仅对郭沫若,而且对艾青、田间、贺敬之等人都影响巨大,而且从中国诗坛上的一代宗师闻一多的诗中,读者可以找到济慈的稠丽、拜伦的赤诚、但尼生的细腻、华慈华斯的清新、白郎宁的淡远、哈代的沉郁
 · ·
 一这一切无不在闻一多的诗作里投下了声光色影。译者楚图南先生万万没有想到他的这部经典名译影响了整
整一代中国人,孕育了中国新诗的方向。
 三、文学的互文性联想与经典翻译当代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安德烈·拉夫瑞尔在其所著《诗歌翻译—七种方法及一种策略 中曾提出七种方法来翻译拉丁经典作家卡特拉斯的第 首诗,概括地讲为 语音翻译 直译 音步翻译 散文翻译 音韵翻译
 白体诗翻译 阐释翻译。就传统经典内容来看,第七种方法损失最小,故拉夫瑞尔认为最可取 ,。让我们用对比的方法看看南宋李后主的一首经典名词,以探讨文学互文性对经典翻译产生的积极意义。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上
 一, , ,陆志韦译 ,
 一
 一 一,
 徐忠杰译两种译文可以看成两种不同的翻译方法。陆志韦采用的是直译法,而徐忠杰采用的是阐释法加音韵法。读者可能意识到,同一首经典名诗有不同的重复翻译,每次翻译都是对原文经典的不同阐释,每一次翻译都是原作的再生。从后结构主义角度看翻译经典,原文依赖于翻译,如果无译文,原文的经典也不再存在。原文的存在不仅取决于文学特质,而且取决于翻译的特质。原文经典相对于目的语来说是不具有身份的,它的美学价值在于每一次重新翻译、解读,以重构原文的经典性 , , 一 。从上面两首诗来分析,李后主形式工整、技巧精湛的词,具有较强的艺术形式美,两位译者力图达到这种形式审美,然徐译的阐释译法削弱了这种形式美。徐先生将“梧桐”树译为,
 即为油桐树,缺乏梧桐树的互文性联想意义。此外,每一次翻译总还有一些极为汉民族所特有的心境、情绪、特殊的意识、独有的画面、基于汉民族传统文化的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未被完全翻译出来,如此词中的西楼、梧桐、清秋等。“从一粒细沙看世界,从一朵小花看苍天”这就是中国经典诗歌的包蕴性和共鸣力。而这些难于翻译的地方,正是作品的表现功能作用的核心地带,它证明经典作品的翻译是一种顽强的难于被征服的力量。
 然而,中西文学经典中的意象、情境也存在一分惊人的契合,如 叶芝的诗歌《秋天的野天鹅》, ,,
 叶芝在这首诗里描述的不是一个场景,而是烘托一种氛围,从“秋” ,日暮 等字眼的运用,读者可以读到 秋不仅是收获的季节,也是终结的时刻。容颜在此刻稍纵即逝,秋色在最后回光返照,冬天的脚步声已经来临,日落黄昏,乡关何处,四周寂嗅、天鹅唱挽,读到叶芝的诗译者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共鸣。中国经典诗词中的“清秋”、“秋雨”、“天凉好个秋”到英诗但尼生的诗句“ ”。作为经典文学的译者应该具有这种感悟、审美及互文性联想。事实上,中国经典诗歌从王维到毛泽东,诗歌中随时可见暗示、隐喻、翻译和阅读这些经典诗作需要有十分强的互文性鉴赏力。此外,互文性的使用给文学经典的翻译提供了新的源泉和灵感,也为一国经典跻身世界文学之林提供了路径。
 由此可鉴,翻译他国之经典可以给译者 兼作者 提供全新的感受,而文学互文性的语汇、韵律也随即溶入作者〔兼译者 的创作。庞德在翻译《航海者》时运用了大量的头韵,而在《诗章》的开篇中就可见到头韵对其作品的影响。我国诗人冯至将十四行诗翻译介绍到中国,而冯至本人也创作了不少十四行诗。无人能否认《尤里西斯》对中国当代小说创作技巧的巨大影响。翻译经典不但可以给一国文学注入活力,甚至可以改变他国文学的语言思维的方方面面。接下来的问题是,由于翻译经典对文学产生巨大的影响,如果一位翻译家兼作家大量借用经典翻译的内容,是否有潜越经典地位之嫌 我们是否可以否定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答案是否定的。乔曳有英国诗歌之美誉,又有大翻译家之称,这与他创作模仿法国和意大利作家的作品有关,但乔雯在创作中创造性地运用了叙事诗。他的诗虽师法外国作家,但他善于创新。他首创“双韵体”为后世所沿用,其文学经典地位不可动摇。拉丁语作家卡特拉斯 的作品有一部分译自萨福 的作品,与萨福的希腊原文很接近,不同的是他保留了勒斯波的名字、性别。《庞德诗选》中有许多改编的译作,这些译作同其它创作一样成为了引人注目的经典。鲁迅的《狂人日记》也无不打上俄罗斯小说的印记。这些经典性的翻译和改编是对早期文化传统的转换。这种互文性的转换需要灵感和艺术顿悟。正如后结构主义大师罗兰·巴特指出的那样,原文作者已死 ,每一次翻译和重构是经典的再生。同理,在德里达那里,解构运作的目的主要在于颠覆,瓦解传统的建立在二元对立基础之上的一切等级模式和语言结构。德里达的这一解构策略被正典化为一种互文性理论,一种通过揭示文本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文本自身内部的意义的异质性和混杂性来解放文本的方法。从翻译的角度看,德里达的解构理论的互文性观点对翻译实践有巨大的激活作用。再如中国古典诗歌从理论上讲是最不可译的,但事实上它是除西班牙语以外翻译成英文最多的经典诗歌,通过对早期中国传统文化的转换,今天的英译经典对当代美国诗坛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从 ,,
 到 ,诗人们的诗作无不打上中国经典诗歌的烙印。
 结语与反思然而,站在新世纪的高度,我们不应该只仅仅满足于过翻译过程中保留复合词比喻形象的可能性
 去的辉煌,打捞过去,反思现在也是我们的责任。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是一大贡献,但中国现代经典文学作品翻译的稀少仍是 件憾事。即使沈从文的作品被翻译,又有哪位译者能够将原作的词汇、风格、精神、情境精确地表达出来 读者诸君 定犹记得读《边城》时的神往,如今日用英文重读,能抓住彼时的感触心情吗 另一典型的不争的事实是,多年来,鲁迅在英美汉学界的声誉不高,如果不是东欧学者坚持不懈的努力与合作,推崇鲁迅的声音在英美恐怕就更小了。巴金的《家》虽然有英文译本,“可是那个英译简直是谋杀文学,甚至令人倒胃「”。瑞典皇家文学院诺贝尔文学奖的位评委之一马悦然 曾指出 优秀的翻译文本是外国作家人选的最重要的因素。行文至此,笔者联想到马悦然和法籍华人高行健的作品 《灵山》。这部由马悦然身体力行翻译成瑞典文的作品获得了 年诺贝尔文学奖,与其说是高行健的作品,不如说是马悦然的译作导致此次获奖。高氏获奖的消息 公布,与此同时英美国家的书架上就摆卜了高行健《灵山》的英译本,然这部由澳大利亚籍华人所翻译的作品,由于译文平平庸庸,乏善可陈。一部原文作品,两种不同的命运,留给我们思考的又是什么呢 也还是在 年,英美书架上摆放着由 年诺贝尔文学奖桂冠得希甩 所译的古典英语史诗《贝尔武甫》,一时洛阳纸贵,亚马逊网站书店将及列为五个星的畅销书。还是在 年清秋的一个晚上,在哈佛大学的哈佛园
 的 ,作为访 学者的我,有幸聆听了诺贝尔桂冠诗人哈佛大学英文系“驻校诗人”、
 希尼所作的关于他如何翻译《贝尔武甫》的讲座。当时我在想,文学史上的经典人物翻译文学史卜的经典作品,其译作不可能不是经典之作。我的猜想果然得到了印证。希尼老人朗诵他自己的译文时铿锵有力的声音仿佛已远去,他那华发飘逸的形象也逐渐模糊,然唯寂静永在。
 会 讯注释① 卡特拉斯 拉一诗人,长期以来在英语文学中占有娜席之地。
 自十五世纪以降,他的作品有各种校译注本。但山于被认为有淫狠的描写而屡遭禁止。英国诗人 ,, , ,
 竞先仿效其诗风。
 参考文 献盛宁二十世纪美国文论【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王佐良英语文体学论文集「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 记游 〔刀 市 以〕,,
 己了 今,【 , ’ , 〔丫。‘八,人人 咫,】【 , 了,【」 , 刀 尽了口 , 」,【 , 了八之 ,
 〔 山】〕, 尸八翻健衣汉义成“初价 记 。「潮
 哈佛大学英文系系主任】翅 教授曾多次与笔者讨论西方文学经典,这些讨论促使了本文的孕育形成,在此谨表谢忱。
 授,硕士生导师,主攻翻译理论,比较文化
 作者地址 武昌洛伽山 武汉大学外国语学院英文系
 全国第二届翻译经营管理工作研讨会将在海口举行
 全国第二届翻译经营管理工作研讨会将于 月 口至 日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此次会议将进一步探讨我国加人 后翻译服务行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翻译服务行业的规范化经营等问题,会上将通过“全国翻译企业协作网管理办法”,通过全国翻译企,
 讨论已起草的全国翻译企业协作网的各种标准,讨论全国翻译企业资历质认证及分级标准,交流翻译服务经营管理工作经验,评选优秀论文,并确定召开第三届全国翻译经营工作研讨会的时间和地点。
 本次会议由海南翻译公司承办,海南国际交流中心、海南省海外交流协会、海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协办。会议邀请并热忱欢迎全国各省市翻译公司或翻译机构的负责人、各大型企业外事处办主任和各省市译协负责人出席。
 有关会议的进一步信息,刊登在《协作网通讯》 年第 期上,请向全国翻译企业协作网秘书处咨询,地址 南京市建邺路 路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号楼一层江苏钟山翻译有限公司 邮编 传真 电话 一
 一 £
 全国第十次科技翻译研讨会在渝召开
 由中国译协科技翻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科技翻译「作者协会主办、重庆大学外语学院承办的全国第十次科技翻译研讨会,于年 月 日至 日在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召开。
 出席本届大会的代表计 人,他们来白全国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共提交论文 篇。 位代表们进行大会发言,并进行了分组讲座和会议总结。大会主题明确,紧密围绕 世纪的科技翻译这一主题,涉及话题多,包括汉译外、外译汉、少数民族语言的翻译、科技翻译、翻译人才素质、翻译教学等各种问题 既有包括近五十年我国科技翻译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科学翻译”纲要、变译理论在内的翻译理论的探讨,也有涉及工程技术翻译、企业翻译、商标翻译、术语翻译等翻译实践问题的讨论。与会代表研究视角一泛、从语言学、修辞学、跨文化交际学等不同角度对科技翻译进行了定量或定性研究。为了开好全国第十一次科技翻译研讨会,大会建议下一届会议中心议题为 人世后,各部门各行业在国际竟争与机遇双重并存的条件下如何从实际出发,更好的为国民经济生产发展服务 采取何种对策更好的应对日益发展的国际形势,使科技翻译事业真正为振兴中华作出应有的贡献。
 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次科研成果丰富、学术气氛浓厚、团结协作的大会、是一次圆满成功的大会。 向朝红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标题
内容
表情
 

Copyright © 2018-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 by 南京丽都翻译有限公司

苏ICP备15006944号-1 TEL:025-85525080 E-mail:kefu@lidutrans.cn